12年前,他從原單位離職,開啟創業生涯; 2年前,公司終於步入正軌,遭遇疫情衝擊; 隨後,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少,員工紛紛離職; 半年前,一場劇烈爭吵,妻子帶兒子離開了家……
老太太:謝謝您能來。 志明:不客氣,反正我也沒啥事。 老太太:看到您在撿的過程中,動作一直很慢,是因為內心有萬千思緒嗎? 志明(有點尷尬):您真厲害,一下子就把我看穿了。不瞞您說,現在的我,確實滿腹心事。 老太太:噢,願意具體說說嗎?
志明(深呼吸):2年前,我的事業因為疫情慘遭重創。半年前,妻子和兒子也離開了我。我現在已經心如死灰,放棄掙扎了。最近,我常常夢到過世的媽媽,我想隨她而去…… 老太太:為什麼呀? 志明:我是個罪人,我不配活着。 老太太:如果您真的一心求死,為何還要專程過來陪我撿海螺呢? 志明:這…… 老太太:或許,您並不是真的想死,只是此刻的您,不知該怎麼活下去…… 志明:那請您告訴我,該怎麼活下去? 老太太:孩子,答案就在你心中。 志明:我……我……我不知道。 老太太:沒關係,慢慢來。天色不早了,您早點回去休息吧,我們明天同一時間見,好嗎?
老太太:我相信,你已經做到了你能做的一切了。 志明:不,我沒有。我明明可以將水端給她,但我卻沒有,我媽肯定恨死我這個不孝子了……
志明:我媽開始懲罰我了。 老太太:您如何確定,懲罰您的人就一定是媽媽呢? 志明:這不是很明顯嗎,她在夢裡罰我跪,還用木棒打我。 老太太:您聽到她下命令了嗎?您看到她拿起木棒了嗎? 志明:這倒沒有,夢一開始,我就是跪着着,木棒是從上面掉下來的。 老太太:也就是說,懲罰您的人,不一定是媽媽,也有可能另有其人,對嗎? 志明:按理說是這樣,可除了媽媽,我想不出還會有誰。 老太太:有時候,我們睜着眼睛,看不到真相,閉上眼睛時,才能看到。
想象夢中的每一個具體場景,每一個內心感受,去好奇—— 那個躲在黑暗中懲罰我的人,到底是誰。
老太太:事實上,這一點也不意外。不知您有沒有聽過一個詞:幸存者內疚。 志明:願聞其詳。 老太太:幸存者內疚是指,一個人認為從創傷事件中幸存的自己,是有過錯的。 在內疚的驅使下,他可能會不斷地譴責自己,懲罰自己,不讓自己好過。 志明:怎麼可能?這些年我這麼努力打拼,無非就是想創造更多的財富,讓自己和家人好過一點。 老太太:財富就一定能讓自己和家人好過一點? 志明:那當然,如果有足夠的錢,當家人生重病的時候,我就有能力去醫治他們…… 老太太:換句話來說,你不想再看到任何一個家人,像當初的媽媽那樣,痛苦地離開,對嗎? 志明:對的。 老太太:從這個維度來講,你努力打拼、追逐成功的動力,很大一部分源於內心深處對媽媽的愧疚,不是麽?
老太太:這個夢境,讓您第一時間聯想到了什麼? 志明:我……我……我想起了6個月前,當時正在吃飯,我把碗遞過去讓兒子盛飯,一連叫了3聲,他都沒反應。然後我突然就火了,把碗狠狠地摔到地上,揪著兒子給了他幾巴掌…… 老太太:是什麼讓您如此憤怒? 志明:我……我不知道…… 老太太:30年前,媽媽想喝水,您假裝聽不見,幾天后媽媽去世了,6個月前,您讓兒子盛飯,兒子沒反應……有沒有可能,兒子的態度激起了您對媽媽的內疚,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呢? 志明:這…… 老太太:也許,您真正想懲罰的,不是兒子,而是當初那個不願意給媽媽端水的自己。又也許,您真正恐懼的,不是吃不到飯,而是像媽媽一樣死去…… 志明(皺眉):聽您這樣說,好像真是這麼一回事。 老太太:看來,您是個善良的孩子。 志明:我如果善良,就不會對媽媽這麼冷漠,也不會對兒子這麼殘暴了……
孩子你聽好了,我接下來要說的話很重要。 你有着對媽媽千絲萬縷的溫柔情感,就像你曾在海邊溫柔地撫摸每一個海螺; 你有着一顆迫切拯救媽媽的決心,就像你曾在海邊拼命地把海螺往海裡搬運; 你曾眼睜睜地看着媽媽日漸消損,走向死亡。 在意識層面,你努力打拼,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; 但潛意識里的內疚,令你痛苦了整整30年,也使得你不由自主地對兒子失控了。跟你相處的這些天,我能感受到你的善良。 看着你,我看到了一個掙扎中的無助孩子。 我相信,你已經努力做到了你能做的一切……
親愛的志明: 又該我雲游四方的時候了。 人世間有一種美麗的遺憾: 樹欲靜而風不止, 子欲養而親不待。 臨走前我送你一句話—— 回饋媽媽最好的方式,是善待你自己。 我相信你可以的。 你是個善良的孩子,你值得擁有快樂的人生。 祝福你。
感情中總是沒有安全感,屢屢受挫
人際中總是遷就他人,憋屈難受
工作中一受挫就想逃離,迷茫自卑
不斷經歷痛苦的反覆,感覺命運被操控
究竟是什麼限制了我們?
今晚19:30來直播間
武志紅平臺心理咨詢師【李德鮮】
為你分享:如何打破強迫性重覆?
👇掃碼進群👇
獲取直播入口和精彩內容分享
一 鍵 預 約 直 播
02.23日周三(今晚)19:30
🎁多輪無門檻抽獎+現場互動答疑
❗無回放,馬上預約直播